泽璟制药市值虚高?十年烧钱,研发费降,科创板光环难掩隐忧

泽璟制药:科创板高市值下的隐忧?
泽璟制药,一家顶着科创板光环的医药研发企业,最近股价一路高歌猛进,市值也跟着膨胀到了近300亿。这数字乍一看挺唬人,但仔细一琢磨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一个字:亏!从公开的财务数据来看,这家公司就没盈利过,连续近十年都在烧钱。更让人费解的是,2020年上市之后,亏损额反而像坐了火箭一样,在2021年、2022年变本加厉。当然,营业收入也在增长,2024年更是创下了新高,达到了5.33亿元。但这体量…嗯,怎么说呢,只能说是杯水车薪,距离盈利还远着呢。
虚高的市值与连年亏损的现实
说实话,就泽璟制药目前的营收规模和这连续多年的亏损,我个人对它这接近300亿的市值能撑多久,是持怀疑态度的。这就像空中楼阁,地基不稳,风一大就摇摇欲坠。科创板确实给了创新药企更高的估值容忍度,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基本面吧?资本市场是逐利的,如果长期看不到盈利的希望,投资者凭什么继续买单?难道就凭着“创新”两个字,就能一直讲故事吗?我觉得没那么简单。
饮鸩止渴?研发投入的逐年下降
再来看看它的研发投入。按理说,医药研发企业,尤其是这种标榜“创新”的企业,研发投入应该是重中之重。但泽璟制药的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。近几年来,虽然营收在增长,但研发费用却在逐年下降!反倒是销售费用,像吃了兴奋剂一样,一路走高。2024年,销售费用占同期营收的比重竟然超过了50%!而研发费用,同比大幅下降了21.83%。这财务数据透露出的信号,简直不能更明显了:泽璟制药,你还能守住药品研发的初心吗?还是说,已经开始把重心放在了营销推广上,企图用销售额来掩盖研发的乏力?这种做法,在我看来,无异于饮鸩止渴,长期来看,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巨大的伤害。搞研发是需要真金白银砸下去的,如果把钱都花在了销售上,那还怎么搞创新?
医保光环下的困境:上市药物难解亏损之局
2024年年报显示,泽璟制药的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(治疗晚期肝癌和甲状腺癌)以及重组人凝血酶都已纳入医保目录或者获批上市。这无疑是个好消息,有了医保的加持,销量应该会有所提升。但问题是,多纳非尼片还需要持续投入团队扩建和市场拓展,重组人凝血酶又刚获批不久,还在市场准入阶段。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,导致泽璟制药的归母净利润依然是亏损状态。也就是说,即使有了上市药物,即使有了医保的光环,依然无法摆脱亏损的泥潭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泽璟制药的产品竞争力还不够强,或者说,销售策略还不够有效,无法将医保带来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。更扎心的是,泽璟制药自己也在年报中承认,未来一段时间内,公司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可能持续亏损的风险。这…简直是把“前途未卜”四个字写在了脸上。
原研药的残酷:外部融资依赖与风险并存
原研药的研发,本来就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,用“九死一生”来形容都毫不为过。泽璟制药也坦承,截至2024年底,公司的运营资金仍然高度依赖外部融资。一旦外部融资跟不上,就会对公司的资金状况造成巨大的压力,进而影响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进度,甚至会影响研发和生产设施的建设,以及人才的引进和稳定。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:缺钱->影响研发->产品竞争力下降->更难盈利->更依赖外部融资->风险更大。说实话,看到这里,我对泽璟制药的未来,是捏了一把汗的。如果不能尽快摆脱对外部融资的依赖,不能尽快实现盈利,那么它很可能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。而一旦资金链断裂,再好的技术,再好的产品,也只能是空中楼阁,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。
畸高的销售费用:学术推广背后的秘密?
泽璟制药,这家年轻的科创板药企,在市场推广方面,简直比那些老牌的仿制药企还要生猛。说实话,看到它这架势,我总觉得有点用力过猛了。做原研药,靠的是技术,是创新,是疗效,而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没完没了的学术推广。
销售费用率超50%:原研药企的另类营销策略
一边是研发费用逐年下滑,另一边却是销售费用“高歌猛进”。2024年,泽璟制药的销售费用高达2.71亿元,较2023年增加了8.37%。更让人咋舌的是,销售费用占同期营收的比例竟然超过了50%!这意味着,它每卖出100块钱的药,就有50多块钱花在了销售上。这是什么概念?这意味着,泽璟制药的营销成本,已经高到了一种不正常的程度。它在年报里也披露了同行业药企的销售费用占比情况,百济神州是41.92%,艾力斯是45.61%,只有君实生物和微芯生物略高于它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泽璟制药的销售模式,很可能存在问题。要么是效率低下,要么就是…嗯,大家都懂的。再来看看销售费用的构成,除了销售人员薪酬之外,还有一项占比近三成的“学术及市场推广费用”,高达9785万元。这部分的费用,业内人士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说白了,就是各种名目的会议费、差旅费、招待费、礼品费…这些钱,有多少真正用在了学术交流上,又有多少变成了灰色收入,恐怕只有泽璟制药自己心里清楚。
行贿丑闻与信息披露:科创板的底线在哪里?
更让人震惊的是,2024年底,湖北省广水市市场监管局以商业贿赂的事由,对上市公司主体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处以30万元的罚款。这可是赤裸裸的“行贿丑闻”啊!一个标榜“创新”的科创板企业,竟然干起了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,简直是斯文扫地!更可恶的是,泽璟制药竟然没有在2024年年报中如实披露这项行政处罚。在“上市公司及其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、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涉嫌违法违规、受到处罚及整改情况”这一项中,它选择了“不适用”。这简直是掩耳盗铃!作为一家上市公司,信息披露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完整性是最基本的要求。泽璟制药这种行为,不仅违反了信息披露的规定,更是对投资者的一种欺骗。年轻的上市药企,真的是“学好不容易,学坏一出溜”!科创板的底线在哪里?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又在哪里?如果任由这些企业胡作非为,那么科创板的未来,又在哪里?
本文 zebra091.com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zebra091.com/post/1745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